搜索
搜索
imgboxbg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
【安全意识篇】这些隐私,可能正被社交网络“出卖”……

【安全意识篇】这些隐私,可能正被社交网络“出卖”……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4 10:5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提高安全意识,守好“社交网络”的安全底线!

【安全意识篇】这些隐私,可能正被社交网络“出卖”……

【概要描述】提高安全意识,守好“社交网络”的安全底线!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4 10:50
  • 访问量:
详情
 
网御星云安全意识“科普篇”第二季第二期来喽!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守好“社交网络”的安全底线?
 
社交网络,是基于社交媒体而存在的,它将现实中的沟通,转化为线上互动式的对话。在社交媒体出现前,由于沟通渠道有限,我们可以知晓信息发布的范围,并可指定特定的群体访问或分享信息。社交媒体流行后,沟通渠道日益广泛,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能被巨大的群体接收到,但是,却无法限定哪些人可以访问我们发布的信息,也无法确认与我们沟通“对象”的真实身份。
 
 
我们来看个小例子:
 
小明通过社交媒体添加了一个“新朋友”,这个“新朋友”自称是小明的“老同学”,小明通过个人资料,看到这个人确实是和自己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很多个人信息也都能对的上,便放下戒心聊了起来。交谈中,“新朋友”问了很多隐私的问题,涉及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工作职位和家庭情况等内容,小明有些犹豫,不知是否还要和他聊下去……
 
停!小明很有可能遇到了“信息窃贼”!他们企图通过社交网站来谋取私利,甚至为商业机构或国家政府来寻找它们感兴趣的信息。
 
通常“信息窃贼”会创建虚假的个人材料,以便给您造成错觉,以为他是“老朋友”,以此来套取您工作和生活的相关信息。“信息窃贼”除了会窥探您的“职业轨迹”,还可能通过社交网络进一步了解您的“生活隐私”。比如:
 
您通过社交网络“晒”的出行票据,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来窃取您的个人信息从事违法活动;
 
您通过社交网站“晒”的网购内容,可能被不法分子检索,使用设备对您的个人账号进行监控,获取支付密码,以便窃取财产;
 
您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的“晒娃”信息,可能被犯罪分子捕捉到孩子的生活轨迹,从而实施犯罪,让您的孩子面临危险;
 
您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个人生活相关内容,可能被有心之人下载剪辑,并加以改造利用,用于非法途径;
……
 
不仅如此,“伪装”只是“信息窃贼”惯用的伎俩之一,更多情况下他们会从您在社交网络上公开发布的动态来找寻“蛛丝马迹”,因为社交网络的信息和内容会被搜索引擎存储下来,即使在它们被发布了好几年后仍然可以被访问到。此外,由于社交网络暴露于互联网,很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因此,无论是在互联网注册页面、在个人信息设置或在使用社交APP聊天时,都要谨慎透露任何与工作、生活相关的详细信息或敏感内容。
 
那么,以商业信息为例,在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时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分享商业信息时要首先获得授权
 
由于我们无法确认通过社交网络披露的信息,会被有心之人用于何种用途,因此,在分享商业信息之前,一定要获得授权,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谨慎披露商业信息
 
通常我们在通过社交网络探讨工作和职业成就感时,很容易一时兴起,谈论一些和公司商业信息相关的内容,此时一定要适可而止,谨慎披露商业信息,避免引起他人不必要的好奇。
 
坚守职业道德
 
当在社交网络中看到涉及公司的负面消息时,不要盲目回复,避免被人利用,引起舆论非议。在社交网络回复信息时,要坚守职业道德,不信谣、不传谣,以公正的眼光看待问题,给出客观的评价。
 
社交网络以其无穷的触角,把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无穷的“社交网”。它在带给人们更快捷的信息传递,更广泛交流互动的同时,也从很多方面带给人们安全风险、威胁和隐患。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我们的生活圈更多由线下转至线上,如何守好“社交网络”的安全底线,扬其长,避其短,正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服务热线:
400-810-7766 (24H)
E-mail:

shfw@leadsec.com.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21号

  • 抖音
    抖音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视频号
    视频号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803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