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详情
应急管理,责重如山。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打造网络安全运行保障体系?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应急管理建设,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基本国情。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十三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整合和统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面对国家应急管理新要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新形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是应急管理部门未来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应急管理建设,政策是先决保障
应急管理部为指导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规划建设,陆续下发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 (2018 — 2022 年) 概要版 》及地方建设任务书。按照总体设计,明确构筑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四横四纵”总体架构,形成“两网络”、“四体系”、“两机制”。
根据规划安全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应构建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体系,建立全面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和科学智能的运维管理体系。实现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多层次、全维度的安全防控,部署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和运维反应机制,保障应急管理部信息网络以及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可靠地运行。那么在新的安全要求下,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应急管理建设,网御星云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先进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网御星云深耕行业多年,参与了多个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安全建设规划,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安全规划建设经验。构建应急管理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数据和应用安全为核心,构建零信任安全架构
随着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落地,传统以“护城河”方式构筑边界防护架构已不能适应新的业务应用场景。由于应急管理行业网络接入单位多,数据共享量大,访问方式不确定等因素,使得基于网络位置的边界防护策略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亟需转变安全防护思路,基于零信任理念,以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为核心,建设“身份要认证、访问有授权、数据可管控、攻击可阻断、行为可溯源、态势能感知”的应急管理安全运行保障体系。

网御星云零信任方案
满足等保2.0和行业合规,形成安全体系化建设
根据应急管理部规划要求,为满足应急救援指令的上传下达、应急救援指挥等关键业务和传输大容量信息数据需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需统一建设和接入指挥信息网。指挥信息网以横向覆盖多级单位,纵向实现部、省、市、县多级联通。指挥信息网是非涉密网络,也是我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按照等级保护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规划,应按照等级保护三级进行安全建设。

网御星云应急管理等保方案
实现智能安全运营,打造应急管理网络安全“一张图”
随着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落地,如何高效的实现网络安全运营,实现安全的闭环管理,也是安全建设中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应从实际业务发展和安全需求出发,建设以大数据分析为驱动的安全数据采集、威胁情报分析、安全态势感知、安全事件处置、安全策略优化、安全攻防演练的智能化安全运营机制。打造应急网络安全“一张图”,实现安全的闭环管理,使架构安全、被动防御和主动防御有机结合,持续提升整体防御能力。

网御星云智慧安全运营方案
面对风云变幻的新形势,建立完备的应急管理网络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网御星云将顺应应急管理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和完善网络安全业务,同时,积极布局大数据、态势感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服务,为应急管理行业安全赋能。
> 文末小贴士 <
网御星云可提供全面的
应急管理行业安全解决方案
详情可咨询
当地销售或技术人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80314号-1